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>历史>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>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是罗贯中?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是罗贯中?!(1 / 2)

朱允炆登上高台,温和的目光扫过官员监生,原本喧腾的国子监,转眼之间,变得鸦雀无声,每个人都看着高台之上的建文帝,大明的皇上朱允炆!

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


“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,此乃《大学》开宗明义之三纲领,诸位求学问道,应谨遵纲领要要旨!以身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!”


“格物致知,需明天下至理,竹子有理,大地有理,风雨雷电有雨,阴晴圆缺也有理!若拘泥于四书五经,弃百家杂术不顾,又如何践行格物之道?如何诚意正心修身?”


“齐家治国,需要学问千千万万,虽四书五经蕴含广博,犹然不足!国子监乃是大明最高学府,如何能困守四书五经?革新国子监课业,即是国子监未来走向朝廷的根本之路,也是你们成就自我的唯一正道!”


“你们听清楚了,日后革新的,将不止是国子监,还有州府县学!甚至在不久的未来,科举取士,也将纳入杂术学问!我大明官僚,应有广博的知识,宽阔的目光,应懂治国治民之法!”


“国子监革新,不过是先行一步!朕为什么选择国子监,因为你们是精英!你们是大明的骄傲!后代史书之上,应该有你们的名字,你们是开辟新教育疆土的英雄,是大明革新教育的先驱!”


“共勉吧,诸位!”


朱允炆的话,让整个国子监沸腾不已,无数监生眼神中充满了狂热!


皇上说了,国子监监生是精英,是英雄,是先驱!


这可是无上的荣誉!


谁也不愿意做狗熊废物与落伍者!


革新!


一定要革新!


此事办好了,绝对可以史书留名!


到时候,荣耀不仅仅是国子监的,还是自己家族的,甚至是子孙后代的!


咱这一辈多付出一些,轮到儿孙吹嘘的时候,也多点素材不是?


我辈风华正茂,理应挥斥方遒,砥砺前行,开大明新教育之先河!


徐妙锦看着朱允炆,也被说得激动起来。


这年头的人,谁享受过如此具备煽动性的演说?


何况这些人都是涉世不深的老少监生,对皇上的话,有着一万个信服。


朱允炆看了看那些头发花白的监生与官员,一个个激动不已,面色潮红,哎呀,不好,晕过去一个。


好吧,抬走了。


看来这位身体素质不太好,激动出高血压了。


搞定了国子监,朱允炆并没有直接返回皇城,而是在解缙徐辉祖徐妙锦的陪同之下,轻松地走在金陵城中,一路走,一路闲聊,不知不觉,到了中城卢妃巷。


“哎,实在是抱歉,您这虽是奇文大作,可我们不敢雕版印刷啊。您老还是慢走吧……”


四十余岁的儒雅中年人,恭恭敬敬将书推还。


一位头发花白,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,颤颤巍巍地伸出手,接过自己的文稿,不甘地看着书坊老板,哀求道:“先生,您就把这书稿留下吧,我到过杭州,到过福建建阳,无一书坊愿为它出墨。如今,我身体大不如从前,恐不久于人世。惟愿临终之前,能看到这书流入人间。”


“罗先生,实在不是书稿的问题,而是朝廷有令,我等若将其付之刷墨,裁剪成册,公然发卖,那可是要掉脑袋的。”


书坊主人有些不忍心地说道。


罗贯中哀叹了一口气,拿出破旧的手帕,想要包住书稿,可毕竟年老,加上神伤不已,手拿不稳,书稿从手中滑落,掉在了地上。


“啊!”


罗贯中发出了一声惨痛的叫声,似乎摔的,不止是一本书。


朱允炆的目光盯着地上的书稿,只见书稿之上,写着“三国志通俗演义”几个大字!


“这,这是?”


朱允炆打了个激灵,眼神中充满了渴盼,不等其他人动作,一步上前,弯身捡起了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。


手,微微有些颤抖。


这难道就是震惊中外,闻名于世,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的《三国演义》?!


请收藏:https://m.81qb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