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>历史>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> 第八十四章 春闱改高考,洗衣要外包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十四章 春闱改高考,洗衣要外包(1 / 2)

二月初,朱允炆在礼部建议下,尊生父朱标为孝康皇帝,庙号兴宗,妣常氏曰孝康皇后,尊母妃吕氏曰皇太后。


事情办完之后,礼部尚书陈迪还是不满意。


因为朱允炆将礼部的建议打了折扣,即没有封自己的几个弟弟为藩王,也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。


这不合乎礼制。


立太子?


朱允炆表示很无语,看着走路都走不稳当的朱文奎,这么小就当皇太子,是不是再配上东宫官员,让你们天天教导之乎者也?


不行,传统教育朕很不放心,你们能解释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吗?


解释不了就靠边站,让朕自己带几年。


就在朱允炆抱着自己的儿子,关心孩子教育问题时候,礼部尚书陈迪却在操心全国的教育问题。


因为朱允炆的乱来,原定于明年的春闱提前了一年,改至今年六月六日。


都安排到六月了,春闱的叫法肯定是不合适了。


六月如火,炙热烤人。


那便叫做“高考”吧。


会试改了时间,乡试想要衔接会试,便只能安排在了二月份。


乡试,不是字面上的意思,你不能理解为乡里的考试,这里的“乡”,指的是地方,而会试中的“会”,指的是中央。


乡试,说白了,便是省一级的地方考试。


往年安排在八月,即秋闱。


在乡试考中之后,便是举人,也称孝廉。


第一名称“解元”,第二名称为亚元,第三、四、五名称为经魁,第六名称为亚魁。


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,要不然你以为范进兄为啥会疯,除了封建社会的余毒外,也只能说是乐得冲昏了头脑。


一脚踏入体制内,年轻人都乐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,何况一个老头子?


不过举人只是有资格当官,不一定当官。


就像是你买彩票,肯定是有机会中奖的,只是谁能说一定中奖?


纵观明朝近三百年,也就洪武年的举人最幸福,中彩票的概率最高。


朱元璋一刀下去,全国少了几千个官员,咋办,衙门总需要有人盖章办事吧。


没办法,把举人拉过来凑数。


于是乎,很多举人兴高采烈,捏着彩票便去了县衙,只是还没等朱元璋老板兑现彩票上的那五文钱,就被送到了地府。


现在是建文年,举人当官的机会并不多。


毕竟这几年没有一扫而空的大案,官员空缺也不多,总不能一天天画个圈圈,诅咒官员快点退休或早点去陪太祖爷吧。


与其那样,还不如背上书包,京城会试见。


明朝的乡试,在南、北直隶的京府、各省布政使司驻地举行。


而南直隶的京府,便是京师南京,由方孝孺、陈迪为主考官。


对于科举提前,内阁、六部虽然没有表态反对,但却是心存疑惑的。


没有人清楚朱允炆为什么这样做。


朱允炆也不能告诉他们,自己是为了两个人提前登上历史舞台,才乱来的吧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81qb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