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>历史>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> 第八百三十章 死灰中的星火(二更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百三十章 死灰中的星火(二更)(1 / 2)

宗室!


马恩慧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,笑着上前,拉起徐妙清的手:「王妃何须如此,朝廷自有朝廷的办法,何必劳代王府破费,隐秀,让人把这礼退了吧。」


徐妙清连忙拦住,坚定地说:「皇后,宗室本是一家,同根同源,眼下皇室难作,宗室自当出点力,这些礼物还是收下吧,拿去给军士子女买点衣物也是好的,谁不想大明百姓越过越好。」


马恩慧推辞几次,见徐妙清坚持,便应了下来:「既如此,本宫定会告知皇上,也好褒奖代王府为国之心。」


徐妙清笑得很不自然。


朱允炆在大本堂的训话让朱桂很是畏惧,接连几夜都在做噩梦,徐妙清也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,只好去找了大姐燕王妃徐仪华,徐仪华听闻之后,便给了徐妙清一个主意:


破财免灾。


朱桂虽然很不舍得这些钱,但矿场里出现的问题远非朱桂认为的那么简单,几个管事瞒着朱桂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,其中就包括强迫劳动,拐卖人口。


可不是,矿难死的人多了,就有人害怕不想干了,而走得人多了,自然就需要新的壮丁。


壮丁从哪里来?


不言而喻。


朱桂以为是从民间招揽的百姓,可并非完全如此。


当朱桂了解到内情之后,感觉自己直接找朱允炆很可能会挨揍,索性先让代王妃先入宫与皇后谈谈,让皇后给吹吹枕头风,也好保住家业。


马恩慧了解徐妙清的来意,事实上,她不是第一个王妃,在这之前,已经有三位王妃来过了。


晚间,朱允炆看着马恩慧送来的账册,叹息道:「朕也清楚,宗室之间确实不宜把事做绝,让事情太僵,可每每看到那些矿场调查文书,就难免心痛。宗室不是没有法度,也不能肆意妄为,这是朕最后一次宽容他们,点数清楚各府送来的钱财,拿出六成给户部吧,夏元吉最近有些难。」


马恩慧多少有些不舍,六成可有三十多万两钱钞,到手里还没焐热,转手就要不见了,可毕竟国事为重:「臣妾明日便差人送过去,只是皇上也无需过多忧虑户部,这后宫中的钱财,支撑水师出动几次还是可以的。」


朱允炆微微摇头:「为了社学,后宫已经捐出去二十几万钱钞,为了二炮局,又填进去数十万钱钞,为了龙江船厂的钢铁船只,咱们又投入不少,后宫的钱财总会有去处,不能再挪用了。」


马恩慧也清楚,此时的朝廷花钱如流水,后宫能省着点还是省着,万一户部真的困难,后宫至少可以救急一二。


「太后身体可好一些了?」


朱允炆询问。


马恩慧点了点头:「太医来过了,说是昼夜温寒引起的不适,已是无妨。」


「那朕明日去看看。」


朱允炆有些担忧。


马恩慧点了点头,提醒道:「明日可以,可要过了午时才可。」


朱允炆疑惑,自己看个亲娘还需要预约不成?


马恩慧整理着账册,解释道:「明日上午天界寺的高僧会去太后那里讲解佛法」


朱允炆了然。


虽说朱元璋支持佛教,吕太后信佛,但朱允炆对待佛教的态度始终是很清晰的,那就是:允许你存在,不允许你放肆。


不同于洪武时期,佛教寺院、僧众一度增长,建文朝之后,佛教虽依旧香火旺盛,却已隐有危机,而最大的危机便是:


官府严格控制度牒发放。


没度牒,就没和尚,没和尚,就撞不了钟。


吕太后不止一次帮助天界寺的和尚说好话,朱允炆为了照顾太后,先后发了八百余度牒,现


在天界寺高僧又来,估计说完佛法之后,还会说说佛徒的事……


钟声响彻,古树悠悠。


天界寺后堂,一名白色长眉僧人盘坐在蒲团上,双眸紧闭,手中佛珠盘动,嘴角微微动弹。


门开了。


一片绿色的梧桐叶飘落进来,随后便是一双黑色皮靴,拂尘微动,人已走入。


门关了。


白眉僧没有睁开眼,只是平和地开口:「人未至,青叶已入门,看得出此番你来,怕是又要卷去不少生命。」


「呵呵,高僧哪里的话。青叶落,自有天意,顺遂天意,坐妄成空,不也是佛法之理?」


刘铭撩开衣摆,盘坐下来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81qb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