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>历史>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>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古今,吉令(一更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二十四章 古今,吉令(一更)(1 / 2)

郑和很好奇,京师商人都没海船,想要出海还需要租赁,来来回回腾挪了几天时间,才准备好出航货物,这广州商人哪里来的船,怎么装的货?


走出馆驿,站在高坡上,看着西面的码头,果是多出了二十艘船,还有不少人扛着箱子、抬着货物,进进出出。


“大人,有人阳奉阴违,违逆朝廷海禁啊!”


朱能有些愤怒,就差直接点了李景隆的名。


郑和以为李景隆会收敛,拒绝广州商人,让其等待后续朝廷政策,可现在看来,李景隆已经给广州商人开了一道大门。


“二十艘船可不是少数目,去南洋的船队已是庞大,再增船只,恐会引发南洋诸国的恐慌。”


张玉一脸严肃地说道。


郑和长长吐了一口气,张口道:“召集所有人,一个时辰后出航。”


“可大人,他们……”


朱能指了指广州商人的船只。


郑和凝眸,低沉着嗓音道:“将三佛齐使臣与随行人员召集至我的座船之上,准备出航。”


一个时辰出航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,原本在岸上休息的军士纷纷起身归船,沈一元看着黄发财等人,微微一笑道:“时间如此之短,他们又能准备多少货物?”


广州商人着急了,纷纷找到李景隆,希望他争取一点时间,一个时辰,远远不够。


李景隆听到了海上传来的军号声,苦涩地摇了摇头,回道:“军号起,万军从,诸位有时间在这里,还不如多搬点货物。”


看着远处的海面,李景隆彻底清楚了,郑和是一个不会与自己合作的人,他还有原则。


“我们只是答应让他们下海,至于能带多少货物,与我们无关。”李增枝一脸轻松与笑意,问道:“大哥,我们也该回京师了吧?”


李景隆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看着船队的方向说道:“商队下南洋是一个讯息,朝廷极有可能会解除海禁,重开市舶司。虽然我们要离开广东,但这里不能没有我们的人,南洋番香番货多紧俏,利多大,他们,我们,都清楚。”


“大哥的意思是,留一只船队在这里,准备经商?”


李增枝不确定地问道。


“没错,经商。”


李景隆直言道。


李增枝摇头,不同意道:“大哥,一旦我们经商,那朝廷可就会收回我们的田产,我们再想掌兵可就太难了。辽王、珉王、代王不就是前车之鉴?”


李景隆呵呵笑了笑,看着一向精明的弟弟,说道:“我们需要经商所得的银子,可不一定自己去南洋。咱们家还有几个信得过的人,让他们留在这里。”


李增枝听明白了,李景隆的意思是安排几个掌柜下海,自己坐收海利。


海面之上,军号声再起,水师船队开始拔锚,商船也开始调整风帆。


“他们走了。”


李增枝看着浩荡的船队分散在海面之上,目光中充满了自豪,这里面有些船只,是自己打造的。


“他们在做什么?”


李景隆眉头一皱,指着郑和的战船,他们拦住了广州商人的船队。


李增枝也不解地看着这一幕。


海面之上,朱能冲着广州商人的船队高声喊道:“你们是什么船队?”


“我们是三佛齐使臣采买的船队。”


有商人回应。


“使臣在哪里,让他们出来。”


朱能再问。


“这个……”


商人回头一个
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
看,完了,三佛齐使团的人好像都去座船了,刚刚忙着搬货,他们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。


“使臣在座船之上,郑伯可为我们作证,还请大人通融。”


商人呼喊。


朱能退了一步,对军士吩咐道:“按朝廷禁令,片板不得下海,准备投石机,砸沉它们吧。”


“遵命。”


军士忙着整顿投石机,还有军士抬着大石头。


广州商人看着这架势,顿时吓得脸色惨白。


“片板不得下海,限你们速速靠岸,不得入海,否则,后果自负。”


朱能的军士一次次喊着。


“他们不会真砸吧?”


“不会,我们身后是曹国公。”


“是啊,曹国公可是镇南大将军,那郑和不过是副总兵而已,安心出海。”


“可是……”


“可是什么?”


“他们已经砸过来了……快跑,转舵、转舵!”


噗通!


哗啦啦的海水腾空而起,冲入了商船,淋湿了来不及躲避的商人。


砰砰砰!


几声炮响之后,海面之上浪花四起,广州商人见郑和船队竟来真的,再也顾不得出海,连忙下令返港。


朱能看着脱离开队伍的广州商人船队,咧嘴笑了笑,便返回了船舱。


在郑和船上做客的三佛齐使臣郑伯听到了动静,却无法离开,因为郑和在敬酒……


请收藏:https://m.81qb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