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>历史>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>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暴露的古今势力(二更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暴露的古今势力(二更)(1 / 2)

刘长阁不是没有烧过尸体,那难闻的味道令人永远无法忘记。


可眼前高僧被烈火吞噬,竟没有恶臭。


等到人烧没了,火熄灭了,刘长阁用刀柄拨弄了下,看着骨灰里的舍利子,脸色变得极是难看。


“舍利子,逢凶化吉。佛教厄难,可解了。”


杨士奇看着佛祖金身,浅声叹息。


解缙知杨士奇并非是佛教徒,可他的母亲是,或许,他的举动只是为了尽孝,避免母亲伤心吧。


无论如何,道源死后结了十二颗舍利子,这是不争的现实。


武英殿。


朱允炆看着木匣里躺着的舍利子,目光深邃。


杨士奇劝言:“皇上,天界寺为阴兵提供庇护之所,皆是海明僧人一力为之,如今天界寺四大高僧携海明去了梵音之地,还请皇上网开一面,不累佛门。”


解缙见朱允炆不说话,连忙加了句:“天界寺愿捐出田产三千亩,钱钞八十万,以求赎罪,得天子????????????????宽恕。”


朱允炆听闻,拿起一枚舍利子,端详一番又丢了回去,严厉地说:“将与阴兵存在干系的武僧逮捕,命僧录司遴选高僧,主持天界寺。此事就此作罢,若再有佛门干涉朝廷,勾连阴兵,即便那如来佛亲至,朕也要他灭在大明!”


杨士奇、解缙松了一口气。


只要保住佛门,那就是最好的结果。


解缙不喜欢和尚,可大明一旦灭佛,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。要知道洪武三十一年的时间里,朱元璋与各地藩王耗费了多少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打造了众多寺庙,甚至每个藩王还给配过僧人。


从尚佛、兴佛,急转直下,直入灭佛,庞大的僧人群体接受不了,藩王接受不了,甚至连天下人也接受不了。


大明需要稳定,不需要大变故与大动荡。


朱允炆知道天界寺只是刘伯完的一颗棋子,也没有深入追究。


随着安全局审讯深入,一条条线索开始浮现出来。


白莲教天王杨五山、神秘失踪的棋手,云南马帮之首余十舍、假死脱身的傅添锡,大理右丞彭与明等被列入了安全局最高调查名录……


调查至七月中旬,傅添锡的身份得到确认,此人是颍国公傅友德第四个儿子,曾诈死云南,躲过了腥风血雨。


至于余十舍,此人身份殊不简单,他的老婆名为沈线阳。沈线阳在历史上并不出名,但她老爹的名字叫沈万三。


换言之,沈线阳是沈万三的大女婿。


洪武十年,沈万三被发配云南,在贵州得到霭翠、奢香两位夫人帮助,在顺元城开展贸易,并帮忙修筑龙场九驿。


洪武十四年,沈万三至昆明投奔沐英,在沐英的支持下,恢复茶马古道,并组建了一支马队,形成了马帮商人势力。


洪武十九年,沈万三的马帮队伍扩大,从云南连贵州。之后不久,沈万三的两个孙子被抓入狱。


洪武二十六年,蓝玉案爆发,沈家一干人几尽全灭,余十舍幸免于难,接管了马帮,暗中经营商队。


朱允炆没有想到,大名鼎鼎的沈万三死都死了好多年,竟然还以另一种方式与自己过招。有沈家多年经营的财富在,怪不得古今势力能死灰复燃,甚至可以说动官府为其配合。


“这里说,沐春之妻为余十舍之女余慧刚,如此说来,沐晟与余十舍的关系也定是不浅吧?”


朱允炆看向刘长阁。


刘长阁不敢揣测,就事论事:“余慧刚确实是余十舍的女儿,沈万三的外孙女。然此女早亡,并没有留下子女,沐春于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后沐晟袭爵,与余十舍的关系多涉茶马古道。至于是否有其他关联,还有待进一步调查。”


朱允炆摆了摆手:“不需要了,直接给沐晟发文书,让他处理这件事。”


“皇上,这恐怕不妥……”


刘长阁连忙劝说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81qb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