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小说>历史>凤宁天下> 第50章 风起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0章 风起(2 / 2)

李贤不是暴戾的人,外头的臣子多以“温厚”来形容她就可见一斑。像今天发这么大脾气,李凤宁不用知道底细,也能猜着一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。李安素来体弱,李凤宁只怕她心思太细,多思多想并非好事。


“我知道。”李安的语调却比李凤宁想象的要平静。


李凤宁见她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,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。


谁想李安的“知道”却不是李凤宁想的那个意思。她脚下一顿,抬起头来看着李凤宁道:“是安人的妹妹犯事了。”


安人……


对了,李凤宁怔忡了一瞬才想起来,李安说的是她的生父。


她生父本是宫人,因生育才得封安人。李凤宁只记得那位安人是出身民籍,家里好像是务农的。当年李贤不想女儿面上难看,似乎是给安人的妹妹……赏了个小官?


李凤宁眉头一皱。


一个小官能做出什么事,居然让李贤这么生气?


李凤宁脚下不过才一慢,后头就有一个年老的宫侍凑近过来,“禀大小姐,今日有君上的家书送进来之后,殿下才恼的。”


连氏的家书?


连家世代书香门风严正,最是让人放心不过的一家人,怎么一封信过来就弄得李贤那么生气?不过连氏的母亲,那位连大人是凤阁大学士,时常都面圣的,或许是听说了什么也不一定……


李凤宁应了声“嗯”之后,年老的宫侍又退回原来的位置上。她低头见李安不安地看着她,笑道:“外头的事大姐姐与姐夫自会料理。你和安人只管好好待在宫里就是,无论发生什么,总牵扯不到你们身上。”


李安表情里仍有犹疑,却乖巧地点了点头,没再说下去。


“若真有些什么,”李凤宁一时心软,“我再来说给你听。”


生父靠不上,母亲也顾不上她,身边围着的一圈即使再尽心也只是下人。这种孤立无援的滋味,整个东宫里不会有谁比李凤宁更明白。


“好。”李安的脸上这才见了一丝轻松。


李凤宁不想她思虑过重,便将话题引了开去。她只说着宫外的杂事趣闻,一直陪着李安到了她的居所,又喝过一杯茶后,才再度返回春熙殿。


踏进殿门的时候,李贤已经不在了。


“姐夫。”李凤宁也不跟他见外,脚下略顿手一拱就朝他走过去。


“过来坐。”连氏本是皱着眉,见了她才放松些,“今天是干什么来了?”


李凤宁直接就隔着榻桌坐了。“原本只是想过来看看大姐姐和姐夫。”她单刀直入,“刚才怎么了?大姐姐怎么发那么大脾气?”


太女正君又是眉头一皱。他抬眼看李凤宁好一会,才叹了口气,“罢了,你也大了。”他说:“今天阿爹递了信进来,说御史台那里上折到御前,指季芳洲贪赃枉法,逼得民不聊生。”太女正君一顿,“折子里还暗示季芳洲所为是受太女指使,搜刮出来的赃物大部分流进了东宫。”太女正君说到这里,冷笑了一声,终于还是忍不住说了句,“不过邺城一个小小县令,就是下死力气,又能刮出多少东西?”


李凤宁一怔,“邺城……就是凉州那个邺城?”


连氏没有多想,只道李凤宁听说过,点了点头,“还有哪里的邺城,就是那里。”


这倒是巧。


前头还企图拉个邺城的人过来,后面就听说邺城县令被御史弹了。


这念头转瞬即逝,李凤宁看了看几乎都遮不住恼色的太女正君,小心翼翼地说:“我去陛下那里看看?”


连氏之父一个后宅男人,必然是从连大学士那里听说的了。婆母与儿媳之间居然需要用到伪装成家书这种手段来递消息,显见至少在那位大学士眼里这不是件小事。


也就是说,陛下应该生气了。


而太女此时却不能有什么动作。人家弹一个小小县令,太女急急忙忙跑去御前解释算什么?心虚吗?况且虽然不能说这不是陛下有意借嘴说话,但太女一去,却是坐实了连大人泄露禁中密语,一顿申饬是肯定跑不了的。


所以想来想去,也只有李凤宁仗着自己年纪小,跑去陛下那里探探口风了。


“你别胡闹。”谁想,太女正君当即就沉了脸,“这事轮不到你管,你给我好好地去考秋闱。”


“姐夫……”


“我知道你的心意。”连氏语气平缓了一点,“但是你也要想想,这种事从来就不少。你大姐姐这么多年都过来了,也不差那么一桩。”他略一顿,“你一个亲王贵女,这么辛苦读书是为了什么?错过今年的秋闱,下一回就要等两年后,到时候你都过二十了。”


二十岁可不单单是个整数。


行过冠礼之后,便有两件大事会接踵而来,一是成亲,二是入仕。虽然说李凤宁无论考不考秋闱一样会入仕,可自己挣出来的,与别人赏的,到底大不一样。


李凤宁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区别,更加知道太女正君这是为她着想。虽然心有不甘,可自小对太女正君顺惯了,此时见他一副难得的严肃模样,下意识地就答道:“……我知道了。”


请收藏:https://m.81qb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